您好,今天是: |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稳中有进发展全区经济社会事业,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2亿元,同口径增长7.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4亿元,其中:地方税收2.02亿元,同口径增长13.59%;非税收入4.62亿元,增长29.68%。
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46亿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31亿元,支出9.31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算支出执行情况是快报数,在年度决算编制后,还会有所变化。
(二)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1、落实重大政策。贯彻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加强对国库库款水平的动态监控,严格保障“三保”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要求,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压减一般性支出。保障民生类社会事务支出,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农林水、城市维护等领域的预算资金安排,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2、保障基本建设。保障高新区幼儿园、小学标准化验收的资金需求,教育方面投入超过1亿元。确保高新区重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拨付建设资金超过3亿元,为重点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公交站点建设、市政公共设施维护、平湖公园维修和高新区南片区路网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安排新桥安置房、互助安置房第四标段、杨柳安置房、南华小学、曙光西路、杨柳西路、杨柳西路南延、蒸潭路、中心大道、银燕路、陆家新区场平土石方、蒸水东堤风光带、临时路及雁鸣溪风光带、蒸潭桥、银星桥等项目资金5亿元。
3、助推产业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振兴实体经济战略决策,将制造业发展作为壮大实体经济的核心,作为支撑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的重要力量,突出抓好先进制造业发展。保障高新区各项产业扶持政策的资金需求,重点突出对三大主导产业的扶持,围绕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总定位,全力支持人才聚集,产业培育,科技创新,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保障5G产业园、杉杉奥莱广场、盛乾产业园、金融机构扶持、总部企业奖励、华新国贸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补贴资金需求,安排企业扶持资金2亿元以上。
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2021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党工委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指标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市定目标增长4%编列,预期目标为19.9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7.04亿元,增长6%,其中:地方税收预期2.15亿元,增长6.14%;非税收入预期4.89亿元,增长5.94%。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5.37亿元(不含上级专项追加支出,下同)。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5.64亿元,支出安排15.64亿元。
(三)安排特点
2021年区本级预算收支安排特点如下:
一是坚持以收定支原则。树立科学合法的理财观念,财政政策从加力提效型转向提质增质型。二是兜牢“三保”底线。单列编制“三保”支出预算,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三是突出重点支出。围绕全区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四是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快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预算资金绩效监控评价机制。五是响应上级精神号召。参考省、市预算编制初定方案,结合本区实际情况,适当压减项目经费。
(四)落实措施
1、壮大财源建设。大力培植财源,涵养税源,不断夯实发展基础。进一步强化财政服务经济意识,贯彻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巩固减税降费成效,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2、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严格实施预算中期评估制度,规范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加强国库资金管理,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硬化预算约束,预算一经批准严格遵照执行。继续扩大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范围。严肃执行财经纪律,严格遵守预算法等财税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行政决策权和财政管理权,自觉接受监督。进一步健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严肃财经纪律。
4、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全面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绩效目标的编制审核,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制度,科学设计项目绩效指标,深化绩效目标考评,提升绩效评价工作水平。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建立绩效考评责任制,强化考评工作力度,将考评结果与预算单位的业绩考核、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相挂钩,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衡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招商电话:0734-2836345 信息中心:0734-8833008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衡阳高新区
衡阳高新南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