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9 来源:衡阳市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坚持三个立足 织密三道防线
---衡东县吴集镇森林防火工作作法
吴集镇是衡东县最大的一个乡镇,由原吴集镇、德圳乡、栗木乡、莫井乡四个乡镇合并而成,人口10.3万,林地面积24.5万亩,点多、线长、面广,一直以来“大火烧不起、小火烧不断”,森林防火任务重、压力大。今年来,吴集镇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织密制度、设施、人员三道防线,有效扭转了过去火灾频发的被动局面,尽管今年已经连续80余天无有效降雨,但该镇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一、立足从严管火,织密制度防线。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在于管野外用火,而管火的核心在管人。为此,吴集镇广泛凝聚“森林火灾是人祸而不是天灾”的共识,明确森林防火“预防为主,扑救为辅”的方向,确立“以村为主”的野外火源管控“三必须、五到位、三重申”制度。“三必须”即:见烟必查、见火必罚、失火必抓。“五到位”即:罚款到位、义务防火巡逻到位、检讨书反思到位、全村张贴到位、失火责任人员义务鸣锣三天到位。“三重申”,即:重申野外用火必须坚决彻底执行“三必须、五到位”;重申哪个村不执行处理村党组织书记、哪个两委干部不执行处理哪个村干部;重申发生失火情形,以地找人,找不到人处理森林防火包片村干部,村支两委不敢执行的处理村党组织书记。森林防火工作写入各村村规民约,实行“日清周结月讲评”。今年来,吴集镇查处野外用火30起,处罚人数25人次,罚款总金额11400元。
二、立足源头防火,织密设施防线。积极克服经费紧张的问题,加强防火设施建设、物资储备。在辖区最高峰鸡公岩建设了了望观察室,配备望远镜等监测设备,安排专人全天候值守,监测可视范围内火情,即将启动热辐射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森林防火的技防水平。山区建设28吨级防火蓄水池1个,确保足量储水,能应火情早期处理之急。镇政府配备移动式灭火消防车1辆,两根水管同时出水、扬程达2000米的高压泵1个,储备水管1600米,并配有高压小水车38辆,其中村35辆,镇政府留3辆,确保机动、灵活、快捷、有效地处置辖区火情。每个村、社区配备移动式高压喷雾器1台,储备水管200米,配备弯刀10把、打火拖把20个。通过储备充足的防火物资、装备,挖隔离带、靠前储水等应对措施,力争一旦出现灾情,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三、立足快速控火,织密人员防线。建立了两支战斗力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一支由全镇25名年轻骨干组成的队伍驻守镇政府,一支16名村民组成的队伍驻守在相对偏远的原德圳乡,两支队伍能在20分钟内抵达全镇辖区范围内任何点位;辖区35个村、社区分别成立了15人的群众扑救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确保做到“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科学扑救、果断处置”。凡高火险天气,镇政府必出动宣传车无间断巡查,必安排镇村干部驻村值守,必督促护林员巡山,坚决做到及时反馈火警、火情。同时严肃工作纪律,镇纪委、督察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督促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巡逻巡查等工作制度,建立问题清单台账,限期整改销账,对不能按期整改销账的村(社区),对照“五包责任制”与森林防灭火责任状严格追究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