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衡阳科技局
        您好!今天是

        当前页面: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科技动态 >  衡阳动态 > 

        衡阳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持续释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来源:衡阳综合广播 发布时间:2023-01-12


        科技创新是一个城市的未来所在。2022年,衡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超227家,总数达861家,同比增长35.8%,跻身全省前列。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7.08亿元,增长270%;合同件数2759件,增长237%,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去年,全市紧抓"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加快衡阳"中心化"进程,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出台《衡阳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衡阳将采取"1+N"形式,推进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

        积极调度重大项目。特变电工衡变公司的"深海风电输变电核心技术"和率为公司的"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项目入选2022年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现正按计划任务书的要求有序推进。全市共有9个科技创新项目列入省产业项目建设活动。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15.85亿元,同比增长35.45%。

        发展壮大创新主体。坚持精准辅导与督查考核双管齐下,强化"后备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链条培育。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入库1220家,同比增长68.04%。去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排名全省前列。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核技术应用、医学、油茶等细分领域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开展共性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攻关,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2022年1月,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估验收,成功入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在全国创新型城市中进位排名第64位。

        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0家。助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与我市共建地理环境综合试验站(衡阳站),支持南华大学组建辐射—线粒体与人类重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两平台均已纳入我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清单,后者并纳入省科技厅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范围。衡阳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白沙绿岛高新区获评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引进培育科技人才。出台《衡阳市外国专家人才引进支持项目实施办法》《衡阳市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项目实施办法》《衡阳市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办法》等5个配套实施办法。重新修订《衡阳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2022年,大三湘、角山米业、金悦新材料获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立项支持。成功引进日本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劼团队,李劼院士亲自担任衡阳市雁城区块链研究院院长,成为衡阳全职引进的首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