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公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载体,一头连着服务上级决策,一头连着指导基层工作、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掌握好这“上下两头”之间的平衡是一篇有效公文的关键。如何写一篇让基层干部和群众爱读的文章?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我认为公文写作应该有美学的考量,把问题找到、把任务说明、把结构理顺,努力让基层干部群众在“美文”中去深刻理解和把握上级的意图和要求,推动中央决策部署更好地落地落实。
把问题找到,创造逻辑之美 《清明上河图》给人的感觉是长而不冗、合情合理,把它们串联起来的是张择端“景随人变”的手法。 好的公文也有画的美意。一篇普通公文一般由一两千个汉字构成,首要的就是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综合运用形式逻辑、因果逻辑、比较逻辑等思维方法,最后这些文字自然而然就成为有血有肉有骨骼的一篇“活”公文。 互联网时代写作公文,信息获取大为便捷,稍不注意很容易掉入东摘西抄出来的文字综合材料陷阱。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这就需要综合领导意图和实际需要,结合工作时序进度,提出一个带有靶向性质的问题来牵引整篇文章的逻辑。比如工作总结如何体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会致辞如何让听众感受到党委政府推进某项工作的决心与谋划,请示报告如何具体阐明请求事项和理由,等等。在此基础上开展调研、搜集资料,形成回答问题的论据。
把任务说明,凸显简洁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简洁是一种美。很多学者、作者深谙此道,费孝通先生仅用14篇文章7万字组成的《乡土中国》小书,讲乡土社会的语言、家族、性别等,反映了中国基层的传统社会体系。 公文写作亦应如此。按照现代传播学理论,公文的传播是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公文越简洁,受众解码才更容易。曾几何时,我们好长文,有些文件甚至几十页,让基层干部群众花大量时间“雾里看花”。 要写出简洁的公文,除了必要的文字驾驭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把大量功夫用在文章之外。正如《乡土中国》的写作基础是,费孝通先生长期的理论积淀和大量的实地调查。公文也要强调写作之外的功夫,不然写作就完全成了文字工作。有的同志在反思自己所写公文杂乱的时候说,这个问题我是清楚的,只是没有表达清楚。实际上,问题的症结往往就在于没有把事情想明白,进而写得不明白。在实践中,大部分公文都是在落实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写具体”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后成文干净整洁的基础。达到这个目的,那就要通过久久为功的调查研究、持之以恒的沟通交流,想清楚、弄明白解决某个问题有哪几项具体任务,每项具体任务有可检验的目标、可操作的举措、可推进的项目等作为要素支撑。问题搞清楚了,事情想明白了,这样形成的公文自然是平易晓畅、简单明快、见解精辟的“美文”。
把结构理顺,形成对称之美 世界上充满各种各样对称的建筑,平衡稳定的元素令观者产生无限联想。 构造一篇公文,其实也像设计建筑的过程,是一个实现内容实用与形式优美相统一的过程。如果结构缺乏审美观点,那么文稿就容易出现所谓的“头重脚轻”或者“头轻脚重”现象,也可能有些部分容量大、有些部分内容干瘪。出现非对称结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文字罗列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讲怎么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结构严谨地提出了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让听者读者如沐春风般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民为民情怀、求真务实作风、夙夜在公精神。 从基层干部群众等受众角度来看,一篇公文的“卷面”是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理顺文章结构,在标题、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各个环节尽可能形成均衡的对称结构。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实际选择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或者对比式,提炼内容过程中不断校正和优化公文提纲,进一步充实内容和材料,确保公文段落长短适度、匀称得当,每个段落准确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得工作安排更加科学、分类更加合理,公文内容更加紧凑、更加协调,实现各部分组织合理、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省政府办公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