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监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信息公开年度报告-衡阳市应急管理局 365网站打不开了_365bet体育投注地址_365bet官方投注网址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 | 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信息公开 | 网上办事 | 互动交流 | 权力清单 |
        今天是: 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8869036
        当前页面: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市安监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来源:市安监局 时间:2017-03-14

          201739日) 

            

          编制说明:本年度报告根据国、省、市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回应解读情况,依申请公开,咨询处理,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十一部分组成。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611日起至20161231日止。 

          我局认真贯彻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湖南省行政程序》、《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及《湖南省政府网站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精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进行工作对接、制度建设和业务培训学习。 

          一、概述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2015年机构改革后,我局由原安监局、原煤炭局合并为衡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单位成立后,我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制定了“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我局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制度,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充实内容,提高质量。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政务信息公开以及已公开内容存档备查工作。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内容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公开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 

          (三)开拓创新,丰富形式。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依托门户网站、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形势,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内容涵盖组织机构、法规文件、计划规划、业务信息、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资源。 

          (四)强化监督,落到实处。在狠抓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抓好外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一是强化督查制度。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综合进行检查、考评,考评。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二是推行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对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决策的公开,规范运作,注意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行决策前的社会通报、公示,并在决策后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概况信息、工作进展、通知公告、计划规划、法律法规、统计信息、人事信息、“三公”经费、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等类别。  

          (二)公开形式:1、互联网;2、公共查阅点;3、政府公报;4、新闻发布会;5、其它渠道(含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宣传栏等)。 

           三、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0次。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0次;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1次;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6件;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3件; 

          5.其他方式如电话、群众来访等,回应事件数160余次;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6年我局收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0次。 

          2016年我局通过电话、网站、群众上访等形式共解决群众咨询建议80余件。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6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未收到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6年我局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和减免事项。 

          六、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情况 

          2016年我局已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年初我局召开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对全年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组织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6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在信息公开的深度、广度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待加强;信息发布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组织学习信息公开法律法规,认真清理我局政务公开事项,查漏补缺,编制更加科学规范的公开目录。 

          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九、附表 

               

        单位 

        数量 

        一、主动公开情况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547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10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4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3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125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113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17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29 

        二、回应解读情况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0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0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1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1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6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0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16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一)收到申请数 

         

        0 

        1.当面申请数 

         

          

        2.传真申请数 

         

          

        3.网络申请数 

         

          

        4.信函申请数 

         

          

        (二)申请办结数 

         

        0 

        1.按时办结数 

         

          

        2.延期办结数 

         

          

        (三)申请答复数 

         

        0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2.同意公开答复数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涉及商业秘密 

         

          

        涉及个人隐私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四、行政复议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五、行政诉讼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六、举报投诉数量 

         

        22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3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2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0 

        2.兼职人员数 

         

        2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1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1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0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2 

               

            

         

         版权所有:衡阳市应急管理局 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8869036
          地 址:衡阳市蒸湘区天柱路9号 办公室电话:0734-8869897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22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74号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